2024-05-02
54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12 10:38:44 编辑: 传说中的京城大妈
贺麟是四川省金堂县人,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翻译家、教育家;是“新心学”的创建者,是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实现“把世界的哲学中国化,把中国的哲学世界化”的过程中,翻译了很多哲学名著,被称为“东方的黑格尔”。
据称贺麟一族是贺知章的后裔。贺麟从小秉承诗书传家的家训,打下坚实的学问基础。18岁时考入清华学堂,深受梁启超、梁漱溟、吴宓的影响。梁启超讲授的中国学术思想史等课程,使他对学术研究产生浓厚兴趣,上学期间即发表了《戴东原研究指南》等诸多文章。梁漱溟对王阳明哲学的推崇与精深讲解深刻影响了贺麟。正是梁启超、梁漱溟这两位大师将他引进了国学研究的大门。贺麟在吴宓那里习得了翻译技巧,决心“步吴宓先生介绍西方古典文学的后尘,以介绍和传播西方古典哲学为自己终身的‘志业’”,与张荫麟、陈铨被后人称为“吴门三杰”。
以优异成绩从清华毕业后,贺麟留学美国俄亥俄州的奥柏林学院,希望学得西方古典哲学。他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拉丁文、心理学、哲学史、宗教哲学、伦理学以及圣经等课程,涉猎极广,并撰写了许多论文。贺麟跟随耶顿夫人学习了黑格尔和斯宾诺莎哲学,“由于她的启发,奠定了我后来研究黑格尔和斯宾诺莎哲学的方向和基础,所以她是我永生难忘、终身受益的老师” 。在奥柏林学院学获得士学位后,他又转入芝加哥大学专攻哲学,在此开始接受新黑格尔主义思想,后又转入哈佛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
为了真正掌握黑格尔哲学的精髓,贺麟放弃了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到德国柏林大学专攻德国古典哲学。在此期间,完成了其学说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朱熹与黑格尔太极说之比较观》,这是他开始从事中西哲学比较的标志。
1931年贺麟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主讲“哲学问题”、“西方现代哲学”、“伦理学”等课程。又受冯友兰邀请在清华大学讲授“西洋哲学史”、“斯宾诺莎哲学”等课程。从此,长期执教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代理系主任和北京大学训导长,抗战时期,主要执教于西南联大。
贺麟学贯中西、勤勉自律,非常注重言传身教。他深知“十年树人,百年树木”的重要性。他的讲课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情理交融,如行云流水,深受学生的欢迎。他的许多学生都成长为各自领域的栋梁,如任继愈就是著名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另外还有张世英、汪子嵩等哲学大家。在担任北京大学训导长期间,他从不干迫害进步学生的事,拒绝开除、移交进步学生,还多次出面保释被捕的学生,保护思想进步的教授。北京大学举行50周年校庆时,学生向他们的训导长送上一面绣着“我们的保姆”字样的锦旗,充分表达了对老师的感谢与爱戴。
贺麟一直在哲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他花了9年时间才翻译完了黑格尔的《小逻辑》。《小逻辑》传神地体现了黑格尔宏大精深的哲学意蕴和高度思辨的辩证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行文流畅、自然、典雅,被学术界公认为继严复的《天演论》之后影响最大的学术著作中文译本,被人赞颂为“新中国黑格尔哲学研究一代宗师的一个永放光芒的标志”。他主要著作还有《文化与人生》《当代中国哲学》《近代唯心主义简释》等。
1957年后,贺麟把学术重点放在了翻译和‘客观介绍’上。文革期间,他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反共老手”帽子,多次被批斗、抄家、游街、关进“牛棚”,甚至被诬为“特务”而惨遭毒打,研究和教学工作全部中断,但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哲人独具的冷静与超然态度。
贺麟曾多次得到蒋介石的邀请进行面谈,拒绝过到中央大学任教的邀请。1948年底,拒绝去台湾,坚持留在了大陆。上世纪80年代,他看到老家的孩子们上学困难,就把多年积攒的稿费全部捐了出来,并设立了贺麟奖学金。
贺麟l992年9月23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