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2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2 08:01:21 编辑: 大圆眼睛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晚年自称梨洲老人,浙江余姚人。代表作品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等。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和教育家。他是明代中国民本与民主思想萌芽的代表人物,近代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者。其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民约论》要早一百年光景,被称为“人权宣言”。在哲学上,反对宋学中“理在气先”的理论,而信服王阳明哲学。他还提出了著名的“黄宗羲定律”,是我国古代研究社会变革、赋税制度最深入、最系统的学者之一。
鸡鸣就枕 勤奋苦读
年少鸡鸣方就枕,老人枕上待鸡鸣。转头三十余年梦,不道消磨只数声。
这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写的《不寐》诗。这首诗真实地描写了他自己一生珍惜光阴、勤奋苦读的情况。
黄宗羲年少时喜学好问,爱动脑筋。常阅读先秦诸子百家的书籍,尤其喜欢读历史作品。14岁时考中了秀才,就到北京和父亲住在一起,得到父亲的直接指导,读书更有方向。
他父亲黄尊素是天启年间的御史,明末著名的东林党人。17岁那年,他父亲遭奸臣魏忠贤陷害,被捉拿进京问罪。临别时,父亲叫他好好钻研家藏书籍,从中探求古今治乱得失之道,将来好为国家做一番事业。黄宗羲听了父亲的吩咐,从此便在家里刻苦读书。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读书,一直读到深更半夜鸡叫头遍才上床睡觉。这就是《不寐》诗中所写的“年少鸡鸣方就枕”的情景。仅仅两年时间,黄宗羲就把家里丰富的藏书读完了,为他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钻研学问 遍读藏书
读完了家藏图书以后,黄宗羲曾拜大儒刘宗周为师,继续刻苦读书。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深入地钻研了十三经,阅读了诸子百家、二十一史和明代的十三朝实录等书。他特别喜欢那些讲究经世致用的文章,不喜欢内容空洞的八股文。他对于天文、地理、律历、数学等,都下过苦功研究。在学习中,黄宗羲除了向老师学习外,还跟同辈的青年朋友学,只要哪方面比自己强,他都虚心求教。
此后多少年里,在治学过程中,他遍访了海内著名的藏书楼。他到绍兴钮氏“世学楼”和祈氏“淡生堂”读过书,康熙十二年(1673年),六十多岁的黄宗羲以其享誉天下的学问家的身份,终于冲破了范氏家族历代都不准人登楼读书的森严家规,叩开了宁波“天一阁”的大门。黄宗羲长衣布鞋,悄然登上这座有数百年历史的名闻海内的藏书楼,细细翻阅了全部藏书,还把藏书楼中流通未广的编为书目,并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
黄宗羲的学问越来越好,声誉远播天下。这一切都来自他一生坚持不懈的“鸡鸣方就枕”的勤奋苦读。
锥刺宦党 血性刚烈
黄宗羲为人直爽,待人接物诚恳热情,凡事有自己的主见不人云亦云,也不偏激躁进。他终于成了一位满腹经纶的血性汉子,参加了反对魏忠贤宦官集团的斗争。
父亲被宦党魏忠贤杀害以后,黄宗羲耿耿于怀,发誓要报仇。后来宦官集团受审,19岁的黄宗羲,为了除奸贼、报父仇,手持一把铁锥,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在廷质时见到魏忠贤的余孽,他义愤填膺,抡起铁锥,朝他们脸上直刺过去,一连刺伤八个人,把整个京城都轰动了。他还在皇帝面前告了一状,告倒了魏忠贤的漏网爪牙,并追杀凶手,一时大快人心。
黄宗羲的行为举止奇崛响亮,在朝野之间造成了轰动效应。满朝上下无人不知晓,无人不佩服。素称儒雅的江南文士的豪壮刚烈之举,足以让齐鲁英雄、燕赵壮士也为之一震!
继承师志 英勇抗清
黄宗羲34岁那年,明朝灭亡,清兵入关,民族矛盾激化。在此改朝换代之际,黄宗羲积极参加熊雨轩领导的抗清义军。他们结寨为营,坚持斗争十多年,一直到南明朝廷彻底垮台为止。
清兵南下时,黄宗羲为保护自己的老师刘宗周,昼伏夜行,到处躲藏,不愿去南京小朝廷任职。清廷对有名望的明朝遗民采取了怀柔政策,曾要招降刘宗周。但有着民族气节的刘宗周绝食13天,壮烈殉难。刘宗周死后的第二天,浙江东部地区掀起反抗清廷的武装斗争。
为了继承尊师的遗志,黄宗羲与他的两个弟弟在家乡组织了数百人的子弟兵“世忠营”,响应起义,英勇抗清。清兵十倍于义军,再加上起义军仓促编成,毫无作战经验,半年之后,黄宗羲的这支队伍被迫退入深山,展开游击战争。后来,黄宗羲等又在宁波起义,还是遭到了失败。
各地的反清斗争都相继失败了,清政府的统治逐渐得到巩固。黄宗羲这才退隐乡间,专门著述和讲学。他多次拒绝清廷的征召。他的抗清志士形象在民间有很广泛的影响。
人权宣言 民主先声
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是明末清初中国民本与民主思想萌芽的代表人物。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官员应当“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等观点,成为中国民主思想的先声。
黄宗羲思想的杰出贡献,在于他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他首先揭露和痛斥君主专制制度已成为“天下之大害”。他指出,封建皇帝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任意“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来博取他一个人的产业;在夺取政权以后,又肆无忌惮地“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还十分无耻地声称,这个天下也是他子孙的永世基业。在当时极端残酷的封建专制统治下,黄宗羲敢于这样大胆地揭露封建专制主义,表现了追求真理和憎恨邪恶的精神。
黄宗羲又指出,天下的人都怨恨皇帝,把皇帝看成“寇仇”“独夫”,但是还有那么一些“小儒”却胡说什么君臣关系是天经地义、谁也不能违反的。可见得,黄宗羲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也就是对继承孔孟之道的程朱理学的批判。
他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权,比之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民权说的《民约论》,还要早一百年光景。学者们称它为“人权宣言”,认为黄宗羲在民权理论上超越了欧洲的卢梭。
著书讲学 启迪世人
抗清斗争失败后,黄宗羲立即投身学术,边著述边讲学,把民族道义、人格道德融化在学问中启迪世人。黄宗羲终于以历史学泰斗和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的形象挺立于中国古代学术领域中。
他撰写了《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等书,努力保存明代的文化遗产,阐述反对封建君主制的政治理想。与黄宗羲同时代的思想家顾炎武说:“读了这部书,可以知道过去历史上所有帝王制度的弊端。”
黄宗羲的近代民主思想对清末的维新变法影响很大,一直影响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邹容和陈天华等爱国志士。梁启超在他的《清代学术概论》中说过,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就曾把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这部书节抄下来,印制数万本,秘密散布,可见得它对于晚清的思想骤变是极有影响力的。
康熙皇帝曾多次以“博学鸿儒科”笼络黄宗羲,让他出来做官,都被他谢辞了。他又拒绝诏修明史,专心研究哲学,一心撰写自己的书。为了写书,黄宗羲广泛地搜集资料,跑遍了许多地方,读了上万卷书,抄写了几百万字。
黄宗羲到了80岁高龄时,仍然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甚至在86岁去世前两三天,还读了好几本书,在书上写了详细的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