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2
17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05 14:31:48 编辑: Jessiehu
公元748年,51岁的王昌龄第二次被贬,来到了湖南怀化的一个偏远县城,龙标县。他刚到此地不久,他的好友柴侍御却又要离开这里去武冈上任。
在送好友之时,王昌龄写下了这首送别诗《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我们虽阻隔青山,却可以同云雨,虽人分两地,却可以共明月”,离别诗不谈离别,没有感伤,却又蕴含无尽的情意,真不愧出自“诗家天子”之手。
正是这样满满的正能量,让这首诗在2020年疫情期间又火了一次,成为连接中日友好桥梁的一个纽带。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拥有众多标签的诗人王昌龄古诗背后的故事。
王昌龄出生盛唐时期,就像许多在这个时期的人一样,他们身上自带一种气质,骄傲,自信。
虽然王昌龄的家境不是很好,即没有李白家里有钱,又没有高适的官宦世家背景,然而,在那个自由的国度,读书,是很多人通往成功的一条出路。
王昌龄自幼也读了不少书,而且天资聪颖的他,更擅长诗词。
长到20多岁,过了弱冠之年,王昌龄开始了走出家门,雄心勃勃,他是去参加考试吗?不,他是去学道。
为啥年纪轻轻就要学道呢?
在唐朝,道家和儒家是唐朝皇帝最为信奉的。
我们知道,道家的祖师是老子,而老子的原名为李耳。
而唐朝天子的姓氏也是李,为了能够给自己的祖宗找到一个更有名气的人,他们认为,老子就是他们的祖宗,所以,唐朝的皇帝都很重视道教。甚至唐玄宗在公元749年,立老子尊号为大道玄元皇帝。
而且,皇帝还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考试,从众多读书人中选择一些特别擅长道法的人,授予官职。
其中,唐朝的一个布衣宰相元载就是凭借这种方式开启他的官宦生涯的。
所以,在唐朝,学习道教的人很多,有的人是为了躲避世俗纷争,如玉真公主,贺知章,有的人是为了英雄梦想,如李白。
公元720年,23岁的王昌龄怀揣着英雄梦,来到嵩山,潜心学道。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已过3年,自觉学业已成的他,此时是要建功立业的时候了,于是他开始寻找机会。
这个时期的唐朝,在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下进入了历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这首出自杜甫的《忆昔》的诗中,给我们展示了盛唐的盛况。粮食富足,道不拾遗,一派和谐,欣欣向荣。在这样的盛世,对于一个想要扬名立万的王昌龄来说,他需要突破点,他等待着机会。
这个机会还真的来了。公元723年,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于是大量的人立功远征。
什么是府兵制?什么是募兵制呢?为啥会出现这样的变革呢?
府兵制最早是在西魏时期创立,府兵顾名思义就是政府的兵,这些兵每人都有自己的军籍,相当于国家公务员。
府兵隶属于国家,不属于某个将领,这时候的将和兵是分开的,权利集中在皇帝手中。
作为府兵,不用朝九晚五天天训练,而是平时在家生产,有战争需求的时候再应征打仗。另外,每个府兵都有自己的土地耕种,生活上相对来说比较富足。
但是,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出现,土地被地主兼并,赋税加重,很多府兵的生活日益陷入困境,所以,这种制度也无法再推行下去。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名存实亡。
于是唐玄宗开始进行军事改革,实行募兵制。募兵制就是以招募的方式用定期的驻守代替现在的轮流值守。
当然无利不起早。这些士兵来自几个州的死刑犯或者重犯,相比死在监狱里,为国捐躯更有价值。 另外对于驻守边疆的官兵,国家赐予田地,可以携家前往,甚至可以封侯。
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一时间,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
公元724年,27岁的王昌龄选择去边塞,这一去,不仅对他的人生,对整个大唐,甚至后世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他出玉门关,来到河陇地区,也就是今天的青海边境。
来到边疆,他看到的是壮丽的边境风光,以及积极杀敌,誓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的将士们。在这样的感染力下,王昌龄的灵感爆棚。于是他在这里书写了一首首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年时间,王昌龄写了将近70多首边塞题材的诗歌。一举拿下了全唐朝边塞诗歌的六分之一。王昌龄也因为他的诗歌越来越火,然而他的名气却没有给他的官运带来帮助。
除了写诗,王昌龄渴望能够进入到幕府,发挥自己的才智建功立业。然而军队的大门却没有给他机会。年轻就要寻找各种机会,这条路走不通,那好,换一条路。
王昌龄于是选择了另一条捷径,”终南捷径”,以隐待仕。于是他来到了天子脚下的一座山谷,蓝天石门谷,隐居起来。
大家不要奇怪,在唐朝时期,很多人都采用隐居的方式以求能够被举荐。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孟浩然就是典型的例子,另外李白也曾经采用过这种方式以求入仕。虽然是一条捷径,但是这也是一个概率和时间问题。不一定成功。
隐居一年后,王昌龄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快30岁了,还是一事无成,于是他决定去参加科举考试。
可以说王昌龄是科场得意,官场失意。
第一次科举考试,他就顺利进士及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一个什么官呢?
秘书省就是国家的图书馆,那校书郎的工作就是编辑、校对图书和参与史书的修撰等工作。品级属于最低等,真正的九品芝麻官。他想从基层工作慢慢做起吧,总有机会的。
结果,王昌龄一干就是4年,还是没有升官。周围的小伙伴,很多都靠着关系上去了。他心想,没有背景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了。
公元731年,34岁的王昌龄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又一次顺利登科。这一次,朝廷授予他河南汜水县尉。
县尉是什么官职呢?
是唐代最接地气的治安官员,相当于现今社会公安局长的角色。在唐朝,很多的读书人因为没有特殊的途径和背景,只有通过进士及第来走上为官的道路,而及第后为官的第一个岗位,往往就是九品左右的县尉。其中曾经做过县尉的唐朝诗人,有白居易,李商隐等。
作为公安局长,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情商,考验的是与上司的人情往来,考验的是对于下层社会弊端的视而不见,而这些,对于一个热血青年,一身正气的人来说,这个工作就是一种折磨。
而大诗人杜甫早就对县尉这个职位很清楚,所以他宁愿做一个毫无权力的管钥匙的兵曹参军,也不愿意去地方作威作福做公安局长。
不做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由此可见在唐朝,如果一个没有后台的县尉,如果不肯弯腰,趋炎附势,那是很痛苦的。王昌龄在基层勤勤恳恳工作了三年,尽管业绩突出,但是却没有升官,而是从河南调到江宁还是九品,他的一片冰心却招来被贬的命运。
公元738年,41岁的王昌龄,因事获罪,被贬赴岭南边境。从江宁出发,去往岭南,一路或水路或陆路,颠沛流离。王昌龄回想自己的前半生,23岁起只身来到关外,报国无门,又辗转来到京城,为这9品的小官从河南到江宁,现在又要从大东边到最南边,零落漂泊。
思想在王昌龄的心里慢慢转变着,那个英雄的梦想在王昌龄的心里已经没有了,只剩下无奈。
王昌龄刚刚到达岭南,就又收到了赦免的消息。
去时的沉重心情忽然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乘舟北上,遇到了还在四处干谒求官的李白。两位早就名声在外的大诗人,自然一见面就如同故人一样,饮酒对诗,相互唱和。自然李白要向王昌龄推荐自己的偶像孟浩然。已经经历过仕途坎坷,对官场失意的王昌龄自然也是对于孟浩然的隐居态度很是羡慕。
于是他和李白分别后就去了襄阳,孟浩然的隐居所在。谁知,他的这次拜访却给孟浩然带来了灾难。
当时孟浩然得了一种皮肤病,叫做疽病,经过医生的调理,已经快痊愈了。医生再三叮嘱要忌口,不能喝酒,不能吃海鲜。
谁知,这时候王昌龄造访,本来就彼此崇拜,一见面自然是高兴过头,早就忘记了医生的嘱咐。两个人饮酒,吃海鲜。孟浩然为了尽地主之谊,将襄阳特产全都拿来宴请。谁知,这竟然导致孟浩然疽病复发而死。
此时,王昌龄还没有到达长安,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悔恨万分。
王昌龄回到长安后,朝廷让他继续任职江宁丞,这一干又是8年。在这期间,他见证了好友李白由一介平民被皇帝破格召至宫中,享受最高的待遇,后又遭到朝廷众臣的攻击,最终辞职回家。也感受到了王维官场的不顺心,而有意归隐辋川山庄的心思。
朋友的变故,促使他也开始迷失自己,消极的情绪最终导致了他又一次被贬。
公元748年,已经51岁的王昌龄被贬到了湖南怀化的龙标县做县尉。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是李白在听说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写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的地方”。
谁知14年后,李白因李璘造反牵连,也被流放到夜郎,也许这就是老天的故意安排。
在龙标一待又是8年,因为是在这里远离朝廷,远离纷争,反而使王昌龄生活的很惬意,他的心结在这里被治愈。他赏荷花,看采莲姑娘。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举国一片混乱,皇帝带着宠臣和妃子逃跑了,而安禄山攻陷了两京,自己做了皇帝。
离家太久的王昌龄,心里想念着家中的父母,不知道此时的他们是否被叛军所杀,不知道家里的妻儿是否还健在。
于是他决定立刻启程离开龙标,回老家。一路上他过辰溪,经武陵,扁舟沿江东去,谁知,在经过亳州的时候,生命从此戛然而止。
公元757年春,王昌龄路过亳州,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害,一代大诗人从此谢幕。留下无数的悬念,让后人猜测。
为什么会被闾丘晓所杀呢?闾丘晓是谁呢?他们是否有过节呢?
其实这个闾丘晓是个无名之辈,在史料上没有他的生平记载。而正是因为他杀了王昌龄这样一位非常有名气的大诗人而上了《唐书》。
他与王昌龄之间是否有故事,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对王昌龄的不幸感到可惜。
王昌龄的一生飘零不定,尽管怀揣建功立业的梦想一次次被打击,但是我们从他的诗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充满正能量的诗句。
我想这可能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中的坚定的信仰,这种信仰来自他生活的时代,来自他内心最坚实的信心,以至他后来长期处在被人谗枉也不改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