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2
22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11 18:37:47 编辑: 伴着纪录片成长
1866年8月8日,罗振玉在江苏省淮安县出生。
罗振玉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先后参与开拓中国现代农学、整理敦煌文卷等多项活动,成为中国现代农学和考古学的开拓者。
作为学者,罗振玉和同为甲骨文专家的董作宾一样,潜心于研究甲骨文,并取得了卓著成就,但和董作宾不同的是,罗振玉热衷政治,还曾因支持清廷复辟而成了伪满洲国官僚,这成了他受人抨击和争议的主要原因。
罗振玉
那么,罗振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首先,他是敦煌学的开拓者。
罗振玉在敦煌遗书的搜集、保存、整理和研究方面,时间之早、贡献之大,堪称我国第一人。
罗振玉最早接触敦煌遗书,是在1909年。这年八月,法国人伯希和路过北京,罗振玉听说伯希和手里有敦煌遗书,为了一睹敦煌遗书的风采,他亲自上门拜访伯希和。
伯希和向罗振玉展示了自己手中的敦煌遗书,罗振玉看到《老子化胡经》、《尚书》残卷等珍品时,不由得又惊又喜。敦煌遗书震惊了罗振玉,他在感慨中华文明伟大的同时,也因伯希和手里的敦煌遗书是劫掠而来,这让他对国宝文物被盗深感痛苦。
后来,当他听说敦煌藏经洞尚存六朝至唐宋写本六千卷,就立即将此事呈报给当时的教育行政机构。在学部左丞乔树楠的协助下,敦煌石室所余遗书被全部送到京城,并收藏了起来。
辛亥革命后,作为满清遗老的罗振玉不忍见清廷灭亡,东渡去了日本。在日本期间,罗振玉没有停止对敦煌文化的研究,他在日本整理出版了多部敦煌文化相关书籍。
其次,他是王国维的领路人。
罗振玉是对王国维有着较深影响的一个人。甲午战争后,罗振玉深感只有学习西方才能增强国力,于是他开始向日本学习,接触的日本人多了,掌握的日语也多了,罗振玉开办了“东文学社”教授日语,王国维成了他的学生。
求学时期,王国维日子过得很清苦,日子过得很清苦。罗振玉得知后,不仅免去了王国维的全部学费,还让他在学校里干些简单的杂活并按月领取薪水。
两年后,罗振玉资助王国维去日本东京物理学校深造,为王国维日后的学术成长奠定了基础。不过,罗振玉的名气变大,王国维也有贡献,早年间王国维的著作,就曾以罗振玉的名字出版发行。
后来,罗振玉将女儿孝纯嫁给王国维之子,不过王国维之子英年早逝。王国维想帮孝纯安排以后的生活,提议过继一个孩子给她,还想把抚恤金等遗款交给孝纯。
但罗振玉之女孝纯婆媳不和,罗振玉就将孝纯带回家,不但不接受王国维给孝纯的生活安排,反而以言辞羞辱王国维,甚至发来了绝交书。王国维因此受到巨大打击。
最后,他是甲骨学的大藏家。
罗振玉号雪堂,与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称为甲骨四堂。罗振玉第一次见到甲骨文,是在《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家中。
1902年的一天,罗振玉去刘鹗家做客,无意间看到刘鹗家里收藏的甲骨文墨拓片,他被震惊了并发出由衷的感叹:“今山川效灵,三千年而一泄其秘,且适我之生,所以谋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意思是说这么好的东西,我要把它发扬光大。
此后,罗振玉四处收集甲骨,起初他从别人手里收购,后来直接找人去挖掘甲骨,一番努力下来,他手里的甲骨收藏数量达到了两万多片,为他后续的甲骨文研究提供了一手资料。
对于甲骨的具体出处,当时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来自山东,有人说来自汤阴,一时间难以决断。罗振玉通过采买和挖掘甲骨的经验,断定甲骨很有可能出自今天的河南安阳小屯。
通过对甲骨文字的研究,罗振玉判断甲骨文大多为占卜用的卜辞,从卜辞当中他发现了商朝数位君主的谥号,并断定甲骨是属于殷商王室的,同时通过对比古籍史料,罗振玉指出安阳小屯就是《史记》中提到的“殷墟”。后来的考古实践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罗振玉是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学术大家,他开创了敦煌学,奠定了甲骨学的研究基调,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对校勘学、目录学、姓氏学等也多有建树,他的一生著作多达130多种,刊印书籍500种以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