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2
97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11 17:07:38 编辑: 重庆地方志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
自幼学习儒家经典和诗词歌赋,有“诗豪”之称,又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乌衣巷》等名篇。
刘禹锡793年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先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及连州、夔州(重庆奉节)、和州三地刺史。
他性格刚毅,受道家影响,虽多次被贬谪但不曾绝望,提出“既得位,当行之无忽”(《与刑部韩侍郎书》),“或久于其治,功利存乎人民;或不之厥官,翘颙载于歌谣 ”(《连州刺史厅壁记》),要求当政者在其位谋其政,要有实干的精神,要将“功利存乎人民”作为一以贯之的目标。
晚年到洛阳,与白居易、裴度等唱和对吟,生活闲适。842年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岁。
刘禹锡在821年冬任夔州刺史。他本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宰辅之才,又主政地方多年,处理夔州公务对他来说游刃有余,有较多的时间从事文学创作。
从他的诗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亲民爱民的夔州刺史。
刘禹锡到夔州后不久,上呈《夔州谢上表》《夔州论利害表》《夔州论利害表二》,提出任用贤能的主张,表达自己认真治理夔州的决心,并向朝廷提出了治理意见。
在夔州期间,“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给宰相上奏《请减繁费增设学校奏记》,反对把大量的费用花在州县释奠上,建议将钱款用于增添校舍、增加学校设备、改善学校伙食等。
把更多的祭奠用的经费用于学校建设,不但能强化教育体制,也可为国家节约开支,增加学校数量,可培养更多人才,与之前《夔州论利害表》中谈到的任用人才有密切关系,对国家建设都是有益的。
刘禹锡在夔州时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视,他亲自到乡里考察农业生产技术。打听到夔州当地用畲田之法(即放火烧山,再在灰土里播种)耕种,便参观了山林烧荒活动。
回到府衙后,写下《畲田行》,以生动逼真的画面,描绘了巴人畲田劳动的全过程。
多年的贬谪生活,刘禹锡有更多机会与百姓特别是下层百姓接触。每到一地,他都深入百姓生活,体察民情,与民同乐,对当地百姓的关心之情常充斥于诗文中。
刘禹锡在夔州时住在江边,用水不便。工匠为他安置了一个汲水的机械装置,解决抽水的问题。他对此很感兴趣,常与工匠交谈,通过细致观察,写了《机汲记》,解析性地细述了汲水机的各种装置和汲水、运水的过程,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
夔州地处巴东,在古代巴蜀属交通闭塞的蛮荒之地,是历朝官员的贬谪之地。
夔州古风犹存,加上自身传统文化的积淀,当地人民创作出了大量带有鲜明文化个性和乡土气息的竹枝民歌。
刘禹锡作《踏歌词》记其民俗:“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不仅亲自观摩郡人“联歌竹枝”的盛会,还把自己融入郡人的歌舞中,兴高采烈地跟郡人学唱竹枝词。他与民同乐,融入百姓生活,体味百姓的喜怒哀乐,诗歌中常常体现出一种爱民情怀。
在离开夔州时所作的《历阳书事七十韵》中就表明了他先百姓后自己的博爱胸怀:“退思常后已,下令必先庚。”
夔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深深地吸引和影响了刘禹锡的创作。
他了解当地习俗,主动从民歌中汲取营养,用诗歌反映百姓生活。
最能反映刘禹锡在夔州创作实绩的,是他创作的以竹枝词为代表的民歌体乐府诗,优美、空灵的意境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夔州民风民俗画。
竹枝词是由古代巴蜀民歌演变而来,浓郁的乡土气息让刘禹锡沉醉其中。
823年春,好友白居易、元稹到夔州游览,三人饮酒时,刘禹锡亲自演唱竹枝词,白居易赞叹“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给予了很高评价。
在观摩学习过程中,刘禹锡吸收当地民歌健康朴素的思想感情和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把民歌与文人诗的写作技巧融合起来,首创了民歌体乐府诗。
刘禹锡在夔州任职3年,作《竹枝词》《踏歌词》《浪淘沙词》等28首,其中《竹枝词》11首。
刘禹锡的民歌体乐府诗描写风景、风俗、风情,还写稼穑之艰。《竹枝词》因富有生命力又便于传唱,对后世影响很大。
在漫长的贬谪生活中,刘禹锡从被贬初期的愤愤不平、满腔怨恨转为后期的心平气和、闲适自在,将生活重心从对朝廷的关注转移到对贬谪之地的治理和对当地人民的关注上,用实际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做出了不俗的政绩。
不论是主持政务还是创作诗歌,都充分体现了他心系百姓、以民为本的思想。
作为政治家,他在夔州政绩斐然;作为诗人,他通过对巴渝风情的生动描绘,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