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2
68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27 23:03:09 编辑: 尾巴人文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是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新诗和历史剧的奠基人之一,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的原名是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后以家乡大渡河和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名沫若,晚年敬称郭老。他出生于四川乐山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祖籍福建宁化,是客家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末、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时期之诸多重要的历史节点,且其涉略的领域甚广,是一位备受争议、值得探讨的人物。
郭沫若从小就显示出了超群的才华和对知识的渴求。他曾就读于成都石室中学,在那里接触到了民主思想和西方文化。1914年,他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在日本期间,他积极参与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发表了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并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创立了文学学社“创造社”,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1923年,他获得了九州帝国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并回到中国。
回国后,郭沫若投身于国民革命和反帝反封建斗争。1926年到1927年,他参加了北伐军,并担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务。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他参加了南昌起义,并在途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起义失败后,他被迫流亡日本,并开始了深入的历史和古文字研究。
在流亡日本期间,郭沫若取得了重大的学术成就。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证明了中国同样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并开创了唯物史观派。他还编纂了《甲骨文字研究》,对甲骨文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解释,并与王国维、罗振玉、董作宾并称为甲骨学四堂。此外,他还发表了《论语今译》等著作,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回到中国,并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组织了武汉抗战文化运动。他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胆》、《高渐离》等六出历史悲剧,以及《骆驼祥子》、《江姐》等话剧,为抗日战争鼓舞了民心士气。他还主编了《中国史稿》,对中国历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1948年,他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担任了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并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在这一时期,他继续了他的学术创作和研究,发表了《甲骨文合集》、《殷墟甲骨文字释林》、《殷墟卜辞研究》、《殷商时期的社会经济》、《商代史稿》等重要的甲骨学著作,对甲骨文的解读和殷商历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还参与了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并亲自撰写了《殷墟书契》一书,介绍了殷墟的重要性和价值。此外,他还创作了《诗经今译》、《楚辞今译》、《春秋左氏传今译》等著作,在古典文献的翻译和阐释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
郭沫若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擅长书法、篆刻和绘画,曾与吴昌硕、黄宾虹等名家交流和切磋,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他的书法以行草为主,笔力雄健,气势恢宏;他的篆刻以印章为主,刀法娴熟,章法严谨;他的绘画以山水为主,笔墨灵动,意境深远。他的书画篆刻作品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等多个国内外知名机构,并被广泛赞誉。
郭沫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者,他也是一位博学的学者和创新的艺术家,他在文学、历史、古文字、考古、书画篆刻等领域都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留下了宝贵的遗产。